挖掘的幾天里,梁財心里一直糾結得很。
“要是挖出來的真的就是塊不值錢的木頭怎么辦”、“還挖不挖”,9月2日晚上,躺在床上的梁財輾轉反側難以入睡。“后來我想,既然已經(jīng)挖了就挖到底,如果確實不值錢也就認了。”梁財說道。
9月3日,開挖的第二天,梁財從縣里雇了一輛吊車,打算把大樹吊出來。令人吃驚的是,在吊起的過程中,使用的20毫米鋼絲繩被拉斷了,大樹又重重地摔回了水里。當天下午,這樣的鋼絲繩一共斷了三根。梁財決定第二天再從縣里雇一輛吊車。
點擊進入下一頁點擊進入下一頁
與此同時,關于挖出大樹價值的各種說法漸漸在村民間流傳開來。“可能是烏木,很值錢。”9月3日下午就有人這么對梁財說。
所謂的烏木是埋藏在地下的樹木演變而成。因樹種的不同,市場價值又有不同,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,可達8萬至10萬元每立方,而年代越久,保存越完好,價格也越高。
9月3日晚上,梁財接到一個電話,電話那頭直接表示愿意出35萬買下那顆樹。之后又有人打來電話,直接開出了一億的價格。梁財最終沒答應,“既然他們能開這個價,我自己賣肯定能賣得更多。”
這兩個電話也讓梁財吃了一顆定心丸,兩天的努力不是白費力氣。
此時,再也沒人嘲笑梁財是“木頭”,村民們見到他說的最多的是,“梁財你要發(fā)財了啊!”
“烏木”,“價值數(shù)億”等說法迅速在西港鎮(zhèn)的村民之間蔓延開來。更有甚者稱,村里有人撿到了一段小樹枝賣了3500元。
圍觀的村民里不少人想從中分上一杯羹。許多人圍著大樹這兒摳一點那兒挖一點,有的甚至直接拿來了鋸子。梁財又不得不組織親友保護自己挖出的大樹不被損壞。家里人在河邊搭了棚子,夜里4個人分成兩班值守大樹。
梁財稱,自己72歲的老父親還在勸阻別人的時候摔倒在河里磕破了腦袋,現(xiàn)在還在衛(wèi)生所輸液。
當?shù)卮迕穹Q,那幾天里村里人私下議論的都是誰家割下的“烏木”最多。
“古樹屬國家所有”
為了好好處置這筆“橫財”,梁財叫回了在溫州、上海等地打工的親戚。梁財并沒有開心太久,因為這個時候,政府來了。
9月4日,鎮(zhèn)政府派人來到挖掘現(xiàn)場,告訴梁財,古樹是政府的,他無權處置。
梁財急了,“第一天沒說,第二天沒說,第三天吊出來了說是你的?”
點擊進入下一頁點擊進入下一頁
據(jù)梁財稱,在挖掘的前兩天,鎮(zhèn)政府就有人來過現(xiàn)場,但當時并未阻止他挖掘古樹。梁財稱,那名官員只是勸他別費力氣挖,“挖出來了值錢是國家的,沒用是你的。”